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首页|中心概况|机构设置|党建工作|创新教育部|工程实训|创新实践部|大学生孵化基地|师资队伍|下载中心|信息管理|中心快讯
当前位置: 首页>>中心快讯>>学子感悟>>正文
第五届“科协杯”辩论赛参赛感想
2019-12-24 16:59  

辩论赛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。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。它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增长自信,更能提高辩手的随机应变能力。这种能力有利于辩手在未来对所面临的问题有更深层的认识,同时锻炼他们的思维。在创业中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,思维变得更加活跃。并且在当今社会,团队合作也非常重要,在此次辩论赛中,辩手们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,展现了共同战斗的风采,更能加深辩手们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要观念。为辩手们创新创业做好未来的铺垫。

都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,你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么程度,这大概就是这次辩论赛给我的最深的感受吧。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参加辩论赛会成为一个辩手,一开始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抱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,想了解一下辩论到底是怎样一场故事。但是没想到一路打下来自己收获的比想象的要多的多。无论是辩论赛的规则,辩论赛的有趣的地方,还是收获的队友之间的友谊,一切都显得格外美好。即使过程中我们很辛苦,很劳累,但结果是好的。四场比赛我们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,用最饱满的精力,打出了一场场胜仗。刚结束拿到奖杯的那一刻,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,我们竟然得了冠军。但事实就是如此,我们并没有辜负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努力,认真,没有辜负副部们的期待,没有让身边的朋友失望。我觉得这就够了。我希望今后的我仍能像这次这样勇敢,不负青春,不负未来。

——一辩 商学院互联网金融191王君

在此次辩论赛中,我感受到了说话的艺术,在对每一个词的推敲中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;我也学会了如何准确的把握一个观点,让这个观点规避不必要的修饰,从而让别人找不到破绽,联系到生活,生活中高情商的行为便是少讲话,少用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。在辩论中,最重要的环节便是学会准备,我们不仅要准备己方的观点和论据,也要自导自演对方会问什么问题,不断修改自己的稿子以让我方的观点无懈可击,也要提前想好无法规避的问题的回答,联系到生活,将事情做好一点要做好充足的准备,才能在机会或困难到来时从容应对。在本次的辩论赛中,我也认识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人,他们辩论时气势汹汹,场下文质彬彬,感谢这次辩论,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,增进了协会成员的关系,也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能力。感谢辩论!感谢安徽工业大学校科协!

——二辩 机械工程学院机192童向贤

一支队,四位辩手,分工明确,缺一不可。辩论赛中,谁都不能绝对的判断对方的观点错误,两者都有理,所以这才体现出辩论赛的“辩”字。唇枪舌战之中,找到自己的立足点,突破对方的逻辑陷阱,这不仅仅是对自身思维逻辑的考验,更是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,每一次自由辩论中的问题,都需要大脑的高速分析,使问题中可能会被对手反驳的点最小化,避免对手借力打力。辩论赛所考验的,不只是个人能力素养,也是团队合作能力的表现。危急时刻不惧怕,优势环节不松懈,这是辩论赛带给我的财富,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,让自我不空洞,这是辩论赛带给我的宝藏。

——三辩 建筑工程学院建193赵厚丞

辩论赛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新颖又陌生的存在,因为在加入校科协之前我从未参加和接触过辩论,对辩论赛的规则和要求更是一点都不熟悉和了解。我一向认为自己的口才并不好,所以也不会去主动了解辩论赛,这次的辩论赛让我有了许多新的感受。首先,作为四辩,我需要在比赛前准备结辩稿,在准备结辩稿的过程中需要上网搜索各种有利于我方的资料。为了在辩论赛中减少失误的可能,我事先就准备了一份模板,也成功的缓解了自己的紧张感。在初赛中,由于准备不够充分,对规则也不太了解,整场赛事对我方比较不利。但在后来的复赛,半决赛,决赛中,我方充分吸收了初赛的经验,在资料的准备和气势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。对于我来说,感觉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战胜对方的关键,而且在辩论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自信,也要用我方的观点说服自己。若是自己都说服不了,是无法打败对方的。在准备的过程中虽然很累,需要熬夜收集总结己方的资料,但打比赛的过程确实让人感觉很充实。尤其是在决赛中胜利的时候,真的很想大喊大叫,这种感觉是一种无言的快乐和满足感。当然,这次辩论赛也给我带来了很多,也教会了我很多,比方说自信心,责任心,也比方说话的技巧,我懂得了能超越自己就是一种进步。也因为队友的优秀而感到自豪,团队集体的胜利比起个人胜利更令人开心。

——四辩 商学院互联网金融191胡佳慧

一场辩论赛的胜利可能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结束,但同时也预示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始。创新在路上,创业精神也会一直在。每个人都有所收获,可能也有些许遗憾,但无疑结局是好,我们都将成为更好的人!

关闭窗口
   

版权所有:安徽工业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
中心地址:安徽省马鞍山市马向路新城东区(东校区)邮编:243032